3 月 18 日,国际聚变行业协会(FIA)针对日本内阁府近期发布的《实现聚变能的安全保障基本方针》草案文件提交了回复意见。
该文件是日本聚变能监管的框架草案。FIA赞赏日本采取的这一举措,并认同文件中提出的路径将有助于提高项目的可预测性,促进私营部门的参与和创新,利用国际合作机会,并推动新技术的发展。事实上,近年多个国家已出台相关方案,为正日渐变为现实的可控核聚变落地做好准备。

国际聚变行业协会(FIA)就《实现聚变能的安全保障基本方针》草案文件回复日本内阁府
“积极的监管环境之路,这将有助于促进创新”
2024年美国当地时间2月28日,美国众议院通过《原子能发展法案》,加快先进核反应堆部署。《聚变能源法案》是《原子能发展法案》的一部分,其中提出,核管制委员会将颁布一个独特的监管框架,为商业核聚变装置颁发许可证,以简化商业核聚变的实施;要求国家核管制委员会向国会报告其加快核聚变能源设备许可程序的计划。美国议员Don Beyer表示,该法案“将使我们走上一条积极的监管环境之路,这将有助于促进创新,从而使我们能够将聚变能源带入电网。”
2024年4月24日,生态环境部核与辐射安全中心,与俄罗斯核与辐射安全科学工程中心共同组织开展了核聚变设施(装置)辐射安全监管框架在线研讨交流活动。双方围绕核聚变设施(装置)的分类原则、各类聚变设施监管流程、现有聚变装置及监管现状和聚变设施的一般辐射安全监管要求等专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并计划在接下来继续围绕聚变监管开展交流。
2024年9月13日,生态环境部正式就《聚变装置分级分类监管要求(征求意见稿)》进行公开的意见征集。生态环境部表示将充分发挥各方力量,紧跟聚变行业发展,对聚变能应用装置的监管要求开展前瞻性研究,适时出台监管政策。
量体裁衣 多元化监督模式有助于新技术应用
瀚海聚能(成都)科技有限公司作为国内第一家选择直线型聚变装置的企业,积极参与了生态环境部《聚变装置分级分类监管要求(征求意见稿)》的征集。在致生态环境部的意见函中,瀚海聚能提出了意见稿应涵盖包括场反位形脉冲等离子体聚变装置等多种新型聚变装置。
场反位形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磁约束聚变装置。其代表性装置有美国Helion Energy公司正在开发的第七代原型机(Polaris)以及由潘垣院士提出,已建造的HFRC装置。湖北省发改委也于2023年11月正式批复了湖北省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磁约束氘氘聚变中子源预研装置项目”的建设意见书。

场反位形聚变装置
同时,瀚海聚能在修改建议中提出了关于脉冲聚变堆在商用规模上部署的相关问题。场反位形等离子体脉冲聚变装置具有小型化、模块化、标准化部署等特点,商业聚变堆在应用上有巨大的灵活性和适应性,可以方便地部署在多种场地,如工业园、数据中心、偏远的山区、小型海岛等场所。
因此,在聚变能应用阶段,应充分考虑小型脉冲聚变堆可以规模化部署的特点,探讨新的监管模式,改变当前针对特定的单一聚变设施进行特定审查的方式,将有利于推动国家聚变产业的快速发展。
各国相关政策出台或为政策征集意见,彰显出聚变能越发受到官方及大众层面的关注,政策更加聚焦于聚变能及设施的安全性、具体应用,展现出官方对聚变能源落地具有一定预期。相信随着我国《聚变装置分级分类监管要求》的出台,一系列的相关政策也将陆续诞生,从而保障我国核聚变产业高质量、快速发展。